在记忆消失以前

August 04, 2010

唐山大地震 Aftershock



下午的场子不多人,却又半数以上是老人,他们都曾经在这段历史里埋藏了哪些回忆吗?


余震,这来自小说的原名或许可以更能表达出这部戏里面,每一个角色心理留下的,存于内的余震,是绵绵的,冗长的,没有止境的心灵颤动,而各自表现出平稳的一面纯粹只是为了尽量跨过那个震伤的地带,避免牵连起一连串所褶皱起来的刺痛,堤防了回忆。反观取名唐山大地震,除了字面的少许震撼力,就只是一个纪念历史的大背景。因为贯穿整部戏,一直徘徊在我心里的尽是那些亲子间的矛盾和抉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夫妻之间的,同胞之间的。。那些一直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上演,每个人都在面对的人性和感情纠葛而却没什么着墨在刻画那场1976年的大地震。所以我想他拍的不是历史,而是生活中或尤其事件后许多人面对的矛盾与抉择。


一开始,镜头一直跟着一大群的蜻蜓,排山倒海的飞向不知名的地方,这是灾难的预兆,自古以来自然界的生物或者说动物最懂得察觉那些即将面临的自然异常,而自以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却又最脆弱和后知后觉。


画面掀开不久,在一个漆黑的晚上,人们都安静上床睡觉的时候,铺天盖地的灾难就赤裸裸的在眼前翻天覆地,所有楼宇坍塌矣尽,活生生的人啊,如同玩具般在刹那间血淋淋的,灰沉沉的就悬着挂着或压着在碎瓦上,1976年的某一夜之间,唐山成了废墟,成了人们的深渊,剩下的只是挂在心理永远难以磨灭的余震。。。


王登一直放不下妈妈说的三个字:‘救弟弟 ’。所以她放大了这份恨意,而将他妈妈那个时候的窘境千亿倍的放小了,我们都看到他妈妈是两个都想救,在整个神识都要崩溃的状况下,却又要做出残忍的决定,要弟弟还是姐姐,折腾了很长的时间,差一点两个都要昏厥了才用了极低,极微弱的声音说了这三个字,连他妈妈自己也不愿意自己听到这几个字的声音划过耳边,然,现实还是逼迫着人们的神经。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什么叫做生命的摧毁,现实的残忍,信仰的离绝。从此,他妈妈背负着罪名而苟且自虐似的活着,心里惦记着的记忆折磨着自己也支撑着自己继续活着。所以当他孩子要买大房,要他离开唐山,他就是不肯离开,因为他心有所属,属于自己的回忆的陪伴,住在有从前的地方,心理和老公孩子的距离比较靠近也比较踏实。终于,女儿回来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千言万语却又好像要推开那道厚重的门看到32年后的彼此那样困难。


此外,虽然弟弟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但,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却要硬生生地将自己的方法套在那个他爱的人身上,让她接受她并不喜欢的东西,就好像弟弟要买屋子给妈妈一样。或许有时我们总是忘了或没有尝试真的打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因而产生误会或不满。


为什么要救小的?从小在我们中华文化熏陶下的人们,每每都是给予最小的那个孩子特别多的优惠,这就是文化培育出来的本能,姐姐总要让妹妹,哥哥总要疼弟弟,大的总要保护小的,也说不上为什么,如果真要迁怒于老祖宗,也只是或许那个时候还是有那个重男轻女的的概念吧!


养父母之间虽然经常拌嘴,有时也是一种生活的调剂,也可延缓老人痴呆等病症。两人之间若真有一个先走,我觉得另一半真的会很难过,很难熬。我们人啊,长大了都离父母远远的,儿女大了也离自己远远的,只有身边的老伴可以一直一直陪着慢慢的走到老,所以不管任何情况,两人一定要抱得牢牢的,共同进退,因为被留下的那一个的生活不管怎么样都会被对方的影子所填满,还不如生死与共。


有人说这部戏太催情,催泪,可是我却觉得要将32年的余震浓缩成两个钟半的唐山大地震,其实也不太为过,他的力道还是沿着故事线的主轴而左右之,唯一让我觉得煽情和烦长得稍微过火的只是接近末端的那一幕,两母女在墓碑场边痛哭,女儿一直在道歉的片断,显得有点闷场了。还有一点心理比较不适应的镜头是,孩子十年后本该长大的第一幕,看到男主角有点过于苍老,怎么看着就觉得十多岁的孩子变成二三十岁的模样,一时调试不过来。后半段的铺陈又有点仓促,时间短短的就突然生了这么大的孩子,弟弟赚了大钱,还去了国外等都有点交差性质的画面。我只给这部戏4颗星,因为我依然比较喜欢那些画面,起承转续比较完整的,和更多思考空间的,我给5颗星的那两部电影--陆川的的南京,南京和冯小刚自己的集结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