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張國榮的生與死
文摘自:《影像的邏輯與思維》by 香港文化評論家 林沛理
論者最大的虛榮也是最大的誘惑,莫過於為評論對象蓋棺 論定。本文不是要為張國榮蓋棺論定。作為一個浪漫象徵、一個文化符號、一個表演藝人,張國榮所以引人入勝,在於他的曖昧矛盾和不可捉摸。這樣一個人物賞者 既眾,評者亦多,但難有公論,更何況定論。我有興趣的,反而是探討張國榮作為演員,對香港影壇產生過甚麼影響,又留下甚麼遺產(Legacy);他在香港電影史上會佔怎樣的一席位。
張國榮入行二十五年,拍過約五十部電影。他的演技雖然得到廣泛的讚賞,但似乎從來沒有論者將他與周潤發、梁朝偉,甚至黃秋生相提並論。一般的意見認為,張是有天份的演員,但尚未足以靠演戲成家。
這點我不同意。我認為香港影壇上,張國榮是極罕有的演員作者(actor-author)。 他在銀幕上最動人遐思、耐人咀嚼的演出,或纖柔、或華美、或椎心刺骨、或驚悸哀慟;都有一種真的假不了、來自生活與紮根於痛苦體驗的真情,一種感情的濃 度,一個活生生的「我」在。張國榮沒接受過正統的戲劇訓練,他作為演員所倚賴的最大資源是他的生活體驗,他受過的傷害,他的恐懼,他的愛與恨,他的血、淚 和苦,以及敢於提取這資源的勇氣和決心。
這種演戲方法得之於真,這類演員可以成就最動人的演出,但也要冒最大的險。美國戲作家田納西威廉斯說過,現實生活是演戲的本質,以假亂真只是演戲的方法。故此,演員必須入世盡俗、俯仰天地、投入生活、面對自我,對一切都坦坦蕩蕩。對他們來說,唯一的防禦就是不設防。
張國榮也許未必熟悉威廉斯這套有濃烈殉道者色彩的 演戲理論,但他在銀幕上每一次精彩的演出,都是對這套理論的實踐和驗證。這可以從張國榮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烈火青春》說起。譚家明導演的《烈火青春》 尾大不掉,敍事吞吞吐吐,結構支離破碎,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套港產片比它更成功地探討香港年輕人的虛無主義。對電影裏面的年輕人來說,青春是一種消耗, 成長就是要墜入無聊之境。張國榮的演出最令人意外的,是其漫不經心,點到即止。這個當時只有二十五歲的小夥子,並不急於在銀幕上證實他懂演戲。然而正是這 種從容、不經意,甚至不耐煩,使張國榮成為香港八十年代新感性的代言人。
這也是張國榮作為一個演員與眾不同的地方。他演戲往往只使七八分力,演技有時藏的比露的多。這與多次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梁朝偉的演戲方式大異其趣。梁朝偉總是要給我們太多的演技,卻在這過程中不自覺地提醒我們真實與戲劇的距離。
九一年的《阿飛正傳》,今日重看,仍像張國榮親筆的書簡、隱私的日記。張國榮是《阿飛正傳》的作者更甚於王家衛,沒有張國榮的《阿飛正傳》簡直令人無法想像。如果《阿飛正傳》堪稱浪漫經典,那張國榮成就了王家衛,而不是王家衛造就了張國榮。
這套令人神傷的電影中,張國榮透支了他童年的不 快,對父親的怨恨、母親的失望,塑造了一個感情上一無羈絆,卻經常受困於一種無始無終無邊無際、帶有自虐宿命的悲觀情結的浪子形象。張國榮的演出,初看、 偶看,覺得放浪形骸;多看之後,回味之餘,才發現其世界之寂寞蕭條。他的舉手投足,依稀可聞他無奈的低迴、獨客異域的滄桑。
歷史上其中一個最著名的同性戀者,十九世紀末英國唯美主義作家王爾德(OscarWilde) 認為,生活最大的悲劇並不是它令人心碎——那是最自然不過的事,而是令人變得鐵石心腸、麻木不仁。張國榮的人已逝,但他的一顆心永遠是熱的,跳動著的,這是我們每一次看張國榮的電影、在舞臺上的演出,甚至接受訪問,都心領神會的。也許這就是張國榮作為一個演員、一個表演者,以至一個人,留下的最大遺產。
分享不一样的评论,希望大家对哥哥有不一样的诠释,不再肤浅于集中於他的同性戀身分。以下网址有更不一样的探讨与访问,一切一切都关于张国荣。。。也只是张国荣。
http://forum.leslie-cheung.com/thread-8081-1-1.html
当你不能再拥有,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11 comments:
要怀念张国荣的话,看东邪西毒。然后听《追》
为什么??
代表作。
反对。。。代表作不止这个。。为什么不可以程蝶衣, 旭仔,。。为什么不可以有谁共鸣,左右手,沉默是金。。。 哈哈哈。。。可以重温所有经典吗??真的有很多。。
还有宁采臣tim。
还有还有。。。
还有:表哥(家有喜事)
还有。。
请听我的小熊的第一首歌。。有feel 吗?
想不起是什么戏的。跟汤尼演的吗?
。。没有脚的小鸟啊。。
Post a Comment